服务热线: 0769-85309665
五星体育频道直播在线观看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常见问题

第5套装置开车!总产能达1160万吨年!恒力成为全世界最大PTA生产商

来源:上海五星体育频道手机在线直播观看    发布时间:2023-08-17 22:32:33

  原标题:第5套装置开车!总产能达1160万吨/年!恒力成为全世界最大PTA生产商

  8月3日,恒力石化宣布其第五套精对苯二甲酸(PTA)装置成功开车。装置位于辽宁省大连长兴岛,恒力同时在长兴岛运行其他四套PTA装置,均采用英威达先进的P8技术。五套装置的总产能达到1160万吨/年,这使得恒力成为全世界最大的PTA生产商。

  自2019年开始,国内PTA行业开启史上第二次集中扩能期,至2020年底国内PTA总产能将达到6953万吨。其中,预计约1000万吨的产量将过剩。

  据统计,继2019年5月四川能投100万吨装置投产后,同年11月新凤鸣一期220万吨装置成功投入运营。紧接着2020年1月新疆中泰和大连恒力石化四期相继投产,产能合计370万吨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PTA产能增长690万吨,增幅高达13%。

  后期新凤鸣二期计划9月投产,同时2020年福建百宏、新疆蓝山屯河、江苏虹港石化以及宁波逸盛都有投产计划。如果这些新产能均如期释放,预计至2020年底国内PTA总产能将达到6953万吨,产能增速为32.6%。

  经过这几年的整合、收购、重组以及扩张,恒力、荣盛、恒逸、盛虹及桐昆等非公有制企业崛起,随着一体化项目的投产,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大市场的掌控能力。未来几年我国PTA产能仍将保持大幅度增长,非公有制企业仍然是扩产的主力军。

  目前全球大部分PTA产能集中在亚太地区,中国占据首要位置并将长期持续。我国PTA行业大规模投产较晚,且国内PTA单体生产装置平均产能高,具有成本和规模优势。其次,我国聚酯、PTA产能遥遥领先,两年内大规模PX新产能投产,对外依赖将减少,产业链优势突出。

  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,PTA大厂纷纷走上发展垂直产业链的道路。十大企业占据了中国整个PTA行业80%左右产能,大多分布在在华东、华北和东北地区。

  近年来,我国投产的PTA装置规模基本大于200万吨,与新投产的上下游一体化大装置相比,原有100万吨左右的小规模装置将逐渐丧失竞争力,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下,部分落后的小装置可能关停,我国PTA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行业整合期。众多竞争者中,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优势凸显。

  首先,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而言,由于已具备一定生产基础,扩产投资的成本较低。如恒力石化第四条及第五条PTA生产线万吨,每条线万吨PTA项目的总投资预计为67.31亿元,而福建百宏250万吨PTA装置环评总投资却高达57.2亿元。

  其次,PTA核心成本竞争力在于设备和工艺,是典型的后发优势行业,越晚投产规模越大的装置成本越低。过去十年,PTA边际加工成本从1000元/吨一下子就下降至500元/吨左右,主要是由于大容量技术带来的规模经济以及工艺技术的提升。以恒力石化PTA生产线为例,其采用了英威达P8技术,物耗和能耗均降低,预计吨加工成本节省约100元/吨,相比目前PTA最低吨成本还要降低20%左右。因此,在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,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优势愈发凸显。

  自2017年起,因环保升级带来新增需求提振,聚酯行业产能开始集中投放,但上游PTA产能增速未能跟上聚酯的投放节奏,长期处在供需紧平衡状态。

  高利润水平下,PTA工厂的开工意愿强烈。截至4月20日,PTA企业开工率维持在84.05%的高位。但因疫情原因,下游聚酯开工率虽较疫情初期略有回升,但相对仍处于低位,且受到海外疫情抑制,纺织订单出口减少,这促使PTA库存水准不断升高,供需开始失衡。

  若没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,业内普遍预计PTA市场的供给过剩会出现在2020年下半年——业内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大型新PTA装置,如恒力石化五期项目、百宏集团的福建百宏项目、新凤鸣的独山能源二期项目、逸盛新材料项目等PTA新增产能在下半年逐渐释放,行业过剩问题将更加突显。行业机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预计今年约1000万吨的PTA产量将过剩,相当于总供应量的两成。

  一体化发展、全产业链布局的方式,除不断挤压落后产能,占据市场占有率外,将过剩的产能压力通过出口进行疏导,是PTA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出路之一。据海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今年3月,中国PTA出口量为10.57万吨,创单月历史上最新的记录,出口量同比上涨91.06%。

  另一方面,在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上升的压力下,许多沿海纺织企业已经显示出迁移到内陆的趋势。作为主要的上游原料,PTA也应考虑从原先集中在沿海、长三角地区向内迁移。优化PTA产业布局,合理运输方式,协调产业链平衡和区域原料平衡,逐步提升企业和产业的综合竞争力。

  此外,企业还应加强差异化高的附加价值聚酯产品研究开发,重点开发多元共聚(如PETG、阳离子易染)、新型聚酯产品(如PTT/PEN/PBT等)。